登录
首页 > 电子科技 > 四年任期争议不断,谁断送了一汽奥迪的黄金生涯?(上)

四年任期争议不断,谁断送了一汽奥迪的黄金生涯?(上)

发布时间:2023-09-19 09:40:17来源: 用户发布

伴随着民间高喊“前驱奥迪不豪华”,在更多人看来,奥迪的豪华属性外衣,正在一步步褪去。

2019年年底,孙惠斌出任一汽-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,全面负责奥迪品牌的营销工作。作为大型豪华品牌的核心负责人,孙惠斌的决策可以直接、间接的影响一汽奥迪的发展。

2019年,奥迪完成了69万台新车销量,其中接近6万台为进口车,国产车型销量占比巨大,同年,宝马品牌完成了72万台新车销量,奔驰的70万销量紧贴宝马。

 

BBA以非常融洽的方式,在中国市场树立头部形象。

过去四年,奥迪是有过短暂辉煌的,在缺芯最严重的2021年,奥迪既稳住了终端价格,又保证了销量的增幅,完成了70万年销量。

但很快,产能全面释放,进入到正面博弈阶段之后,奥迪的品牌、营销、渠道、技术表现出来的竞争力,和宝马、奔驰拉开了差距。

 

01 产品

严格意义上来说,孙惠斌的四年,是不幸运的四年。

2019年之后,奥迪进入品牌疲软期,多款车型已经改款完毕,孙惠斌在任的接近四年时间,其实主力车型没有进行大的换代,周期性小改款并不能点燃用户的消费热情。

其中,奥迪A4L、奥迪A6L、奥迪Q5L三款车型是支柱产品,但外观、内饰、配置、动力改动并不大,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奥迪黄金四年期的增长。

期间,奥迪针对奥迪A3进行了大幅度升级,但很遗憾的是作为入门车型,本身奥迪A3销量基础不够大,未能在真正意义上提振销量。

 

在过去几年,中国市场的电动化风起云涌,奥迪规划的e-tron矩阵表现并不好,进口的e-tron、国产的Q2L e-tron、Q4 e-tron因为产品力、市场认知、渠道重视程度不够,未能燃起电动化的奔跑速度。

奥迪造就的时代辉煌,不难分析都是用强大的产品来推动市场消费需求。

但孙惠斌的四年,本质上产品没有大的改动,尤其是在2021年之后,中国的电动化发展进入井喷期。

 

相比于奥迪产品迭代速度的缓慢,另一边的奔驰、宝马迭代速度非常快。

宝马方面,已经将3系、X1、X3三台主力车型进行大的换代,内饰、外观进行重新调整,点燃了年轻用户群体的消费热情,奔驰方面,对C级、GLC进行了全面升级,同时也推出了全新的GLB,保证了新产品的推进速度。

BBA的市场争夺从来都比较激烈,此消彼长,你追我赶,塑造出来的全新市场中,奥迪的确掉队明显。

 

02 销量

上半年,一汽奥迪实现了31.7万的销量,同比微增0.03%,按照今年的数据推导,整体销量相较于2022年大概率微增。

但背后的经销商生存环境恶化。

主力车型奥迪A6L的终端降幅已经超过10万,35万左右可以拿下一台45TFSI版本的高功率车型,奥迪Q5L的入门车型价格已经跌破30万。

奥迪A4L的入门版车型,价格已经落到23万左右。

 

经销商巨大的让步换来了奥迪整体销量的上涨,但这会带来两个必然的问题,一个是奥迪单车均价的大幅度下滑,降低奥迪品牌在华利润,降低品牌价值以及未来发展空间,为未来的增量带来潜在压力,另一方面,经销商生存环境恶化,激化终端矛盾。

相比于奥迪如此猛烈的以价换量运营方式,宝马和奔驰的表现相对保守、稳健。

从整体销量来看,奥迪的核心三款车型A6L、A4L、Q5L三款车型是典型的支柱产品,月销量都在万台以上,但这三台车背后的降价幅度也是同级别最高。

这意味着奥迪严重透支了未来的品牌价值,换取当下的发展空间。

 

从2022年年初开始,奥迪的竞争力疲软,企业和经销商达成一致,开启降价策略,对于孙惠斌来说,降价的确能够阻止销量的下滑,但也会直接中伤品牌价值。

其中利益受损最严重的就是老车主,不断降价不仅仅让奥迪陷入了“非豪华”的舆论漩涡,同时保值率也直线崩盘。

 

03 趋势

乘联会的核心数据显示,电动化的渗透率接近36%,8月份狭义乘用车销量223万,NEV产品批发量79.8万,35.8%的电动化渗透率已经超出预期。

这也意味着,e-tron系列失败的一汽奥迪,直接损失了35%的生存空间。

豪华赛道其实非常拥挤,同步效应愈演愈烈,强势的产品必然会形成虹吸效应,在剩下的65%燃油车板块中,各大品牌将会穷极全力来转化用户群体。

目前来看,的确奥迪在燃油车市场中保住了品牌价值不下行,但无法建立防守体系。

 

因为在BBA的体系中,奥迪的毛利率一直都是最低,2021年的数据显示,宝马毛利率为17.6%。奔驰为12.7%。奥迪则只有10.7%。

在2023年奥迪让出最大降价幅度之后,奥迪的毛利率早已无法和宝马、奔驰抗衡。也就是说,在未来真正的价格战面前,奥迪是很难去防守宝马、奔驰的冲击。

奥迪的多款车型,其实已经进入到错位竞争阶段。

比如说低配奥迪A4L的价格稳定在23万左右,目前配置合适的凯迪拉克CT5,裸车价格在21万左右,说明从终端角度来看,奥迪A4L已经贴近二线豪华品牌。

 

奥迪A6L相比于CT6、S90也有价格亮点,无论是对于经销商还是对于品牌来说,都是一种后续修复的压力。

同时,奥迪的e-tron表现并不出彩。

进口e-tron目前终端降幅同样超过10万,Q4 e-tron作为全新上市的车型, 目前低配车型定价大约在22万左右,从电动化角度分析,奥迪尚未建立起完善、强势的电动化销售体系,品牌价值、技术沉淀都未能在中国市场真正意义上和新势力搏击。

核心的根本,是奥迪缺少电动化技术储备, 所以才会建立起和上汽集团的深度合作,通过技术转化的方式,想要在未来构建起电动化矩阵,补齐产品、技术、意识以及价值短板。

 

04 无奈

对于孙惠斌来说,奥迪这样的表现极其无奈。

执行副总经理的确拥有不小的权力,但投射到执行层,短短三年时间其实改变不了什么现状,比如说技术标准掌控在奥迪手中,孙惠斌没有直接话语权。

再比如说销售渠道方面,奥迪体系势力内根深蒂固、错综复杂,根本不是执行副总用短短三年时间能够改变的。

其能够做的事情,只能是在奥迪投放车型之后,针对车型做营销、策略,制定一系列的销售目标和销售任务,保证质量不塌陷、口碑舆论不塌陷。

 

某种意义上来说,孙惠斌的价值已经凸显了,但很遗憾的是奥迪作为技术输入端,和中国市场出现了脱节,产品未能及时改款,再加上电动化产品转型的集体沦陷。

今天的奥迪其实就是在下调品牌价值挽回市场销量,但孙惠斌时代已经将奥迪的品牌价值透支过多,对于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来说,必然会增加巨大的压力。

奥迪的下一步该怎么走,我想留给下一任执行副总的压力,要比孙惠斌大不少

Copyright 2018-2023 我要久久发广告任务网 版权所有  京ICP备18049689号-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