变异的新冠病毒似乎并未就此消停,专家预测疫情下一波高峰可能在今年秋季出现。面对反复来袭的疫情,我们尤其应该保护好高危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。他们的免疫力下降,又普遍存在基础病,一旦感染新冠病毒,后果不堪设想。
李阿姨已经68岁,是个典型的重口味食客,每餐都要吃肉不吃蔬菜。疫情期间足不出户,积少成多,体重快速上升。平时注重保养的李阿姨开始出现膝关节疼痛。
李阿姨第二轮不小心感染了新冠,病毒性有所减弱,但是有脚部水肿的情况,血压水平也居高不下,依旧很痛苦。
可以看出60岁以上老年人因免疫力下降、基础病等原因,更应提高警惕,做好防范措施。那么老年人应该做好哪些准备来应对疫情反弹呢?
一、我国新冠疫情的几轮爆发防护不可松懈
2022年年底随着防疫政策的调整,我国进行了三年的“动态清零”工作戛然而止,疫情进入新的阶段。在第一轮疫情中,随着限令解除,我国大量民众在短时间内出现感染,感染率达到了惊人的60%。这表明第一轮疫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爆发性。
在第一轮疫情逐渐消退后,第二轮疫情在2023年3-6月期间出现。届时未感染过的人群将成为主要感染对象,预计感染人数约为全国人口的30%。因为大部分人已有抗体,第二轮疫情症状可能较轻。
由于新冠疫情多次反复爆发的特点,专家根据半年间隔的规律,预测第三轮疫情核心时间在2023年11月。届时可能再次出现较大规模感染。
可以看出,经历第一轮大规模传播后,我国疫情已经进入波动减缓期,但疫情反复的风险仍然存在。我们需要继续做好防护,注意个人卫生,面对可能的疫情反弹。同时要关注专家预测,做好防疫准备。
目前我国的疫情总体处于低水平流行状态,但局部地区和部分重点人群疫情反复风险依然存在。随着气温降低,进入传染病高发季节,加之人员流动增加,新冠病毒可能会反弹。
二、反复感染新冠的后果
随着新冠病毒的多次反复爆发,许多人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多次感染。与初次感染相比,反复感染新冠存在一定的不同后果。
多次感染可能会对人体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程度的损害。免疫系统经受重复打击,可引起免疫力下降。个别人群可能出现免疫力衰竭,导致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减弱。
另外反复感染也增加了“长新冠”的风险。一些患者在感染后数周或数月内,依然存在呼吸困难、记忆力下降等多种症状。反复感染可能加重或延长这些长新冠症状。
此外反复感染对心血管系统、神经系统、肺脏等也存在一定风险,可能导致相应器官的功能受损。因此多次感染的隔离期要比初感染更长,恢复期也需要更为谨慎。
相比之下,初次感染新冠后,如果症状较轻,大多数人在休息治疗后能够康复。但对于老年人等高危人群,仍有发展为重症的风险。
据统计,60岁以上老人约占新冠病毒感染死亡总数的80%以上,这一数据令人震惊。之所以老年人更易成为“目标人群”,主要有以下原因。
随着年龄增长,人体免疫功能会逐渐下降,各种慢性病也会居高不下。这导致老人一旦感染新冠病毒,抵抗和排除病毒的能力比较弱,发病风险明显增大。
老李头已经70岁了,但他还是每天早上坚持在小区里慢跑。然而最近几天,他发现自己容易气喘,跑不了多远就会腿软肌肉酸痛。老李头意识到,这和自己的免疫力在下降有关。
小区里75岁的老张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,需要每天服用多种药物控制病情。疫情期间,老张不敢外出就医,只能网购药物误服,导致基础病恶化。前些天老张在小区里不慎受凉,结果发热咳嗽抵抗了整整一周才好转。
社区的王阿姨已经80岁,平时就有些记忆力衰退的问题。最近,王阿姨的记忆力显著下降,经常会忘记自己刚做过的事,让孩子们非常担心。医生说,这可能与长期锁在家中缺乏活动刺激有关。
这些都是老年人免疫力下降且患上慢性病后出现的常见状况。一旦感染新冠病毒,他们抵抗病毒的能力就明显弱于年轻人,更容易发病。所以我们要高度关注老年人的健康,多去陪伴和照顾他们。
研究显示,老年人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水平,通常低于年轻一代。这意味着疫苗带来的保护作用可能较为有限。在疫情反复的情况下,老人需要接种加强针来提高抗体水平。
基础病的存在也会对老人形成“双重打击”。病毒感染可能加速基础病的发展,基础病也会加重病毒感染后的症状。这种交互影响使老人更容易发展为重症。
反复感染新冠存在的后果要多于且严重于初次感染。这提醒我们要更加重视防护,避免多次反复地感染新冠病毒。老年人群体面临着更高的新冠感染和病亡风险。
三、60岁以上老人应该做好四件事
面对疫情反弹风险,老年人需要提高警惕,这提醒我们要做好老人的重点防护。面对下一波新冠预测在今秋11月左右,60岁应该怎样预防呢?首先要做好以下四件事。
1.接种疫苗加强针提高抗体水平
疫苗加强针能持续激活人体免疫系统,大量产生抗体,形成有力的免疫屏障。就像给免疫系统充电一样,确保抗体水平足以应对病毒。
在疫情反弹来临前接种,可以帮助老年人储备抗体,采取先发制人的防御措施。建议在疫情反弹高发前1-2月接种加强针,这样正好在风险增加时发挥保护作用。
选择灭活疫苗接种,安全性更高,也能获得更强的保护作用。但注意接种后仍需坚持个人卫生防护,不要因获得加强针而麻痹大意。据专家分析,通过接种加强针,60岁以上老人感染后出现重症的可能性能降低80%。
2.注意合理膳食提高免疫力
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。维生素C是提高机体抵抗力的重要营养素,通过食用西红柿、橘子、胡萝卜等富含维C的食物可以获得补充。
增加阳光类食物的摄入量。像胡萝卜、红辣椒等深色蔬菜和水果,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、维生素D等,能提高免疫力,建议适当增加。
充足的蛋白质可以增强抗体力量。鸡蛋、瘦肉、鱼类、奶酪、大豆等都是蛋白质的良好来源。
适量摄入锌元素也对免疫系统有帮助。海鲜、牛肉、羊肉、坚果类等食物含锌丰富,可提供适量的补充。通过科学合理的膳食,获取足够的营养素,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免疫力,提高抵抗病毒感染的能力。
3.适度运动增强体质
适当的运动,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途径。经常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,对老年人增强机体抵抗力也大有裨益。但老年人也要注意科学运动,不能过猛。
坚持每天30-60分钟的轻体力活动,比如散步、太极拳、瑜伽等。这类活动节奏轻缓,既可以活动肌肉,也不会消耗过多体力。持之以恒地运动,能增强心肺功能,持续推动免疫细胞更新。
选择室外空气流通的场所活动。呼吸新鲜空气有利于肺部健康。若在室内,也要开窗通风避免气流停滞。但不要在人员密集处活动,保持距离很重要。
衣着要适当保暖避免着凉。运动后进行适当拉伸,可防止肌肉受伤。同时严格戴口罩,防止疫情传播风险。
运动时可与家人或小伙伴一起活动,这样既锻炼身体,又增进感情。但要保持安全距离。运动后记得洗澡、消毒,并及时补充水分。
通过科学运动,定能增强老年人的抵抗力。让我们一起迈开双脚,向疾病说不!
4.心态放松减少焦虑
面对疫情反复,许多老人会感到焦虑不安。其实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也是提高抵抗力的重要方法。可以通过听音乐、看电视剧等方式放松心情,与亲友保持联系也能获得情感支持,这都有助于减轻压力,从而提高抵抗病毒的能力。
培养自己的小爱好,让生活多姿多彩。如种花、写字、打太极等,既可以锻炼身体,又可以获得成就感。
去公园散步,呼吸新鲜空气。大自然能够安抚人心,充实蓝天绿草有利于保持愉悦。记得戴好口罩保护好自己。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来提高抵抗力,是应对疫情的有效途径。
结语
虽然老年人及基础病患者等高危人群,依然需要加强防护,但是大家也不用过于惊慌。随着时间推移和人群免疫力提高,新冠病毒的毒力可能会逐渐减弱,向流感病毒一样变得较为温和,这会降低病死率。新冠疫情可能呈现区域性反复,不同地区爆发高峰会错开。全球大流行可能转换为各地区的季节性流行。因此只要记住以上四个方面的,就可以为自己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础。对于预防新冠你有什么小妙招吗?